經過長期的競價銷售以后,在今年新麥上市前,國內小麥庫存降至較低水平,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普通小麥價格在今年3月一度漲至2660元/噸。今年新麥上市后,產量增、品質高得到了市場的一致認可。陳麥價格逐步走低,但新麥卻受到了市場熱捧。政府主導的托市收購也早早啟動,截至7月上旬,收購量已占新麥產量的40%以上。
“今年我國新產小麥質量比去年有較大幅度提高,產量也增長不少。但由于今年各類市場主體入市收購積極,相當一部分小麥沒有進入市場流通,初步估計當前已有逾5100萬噸新產小麥進入了各類糧食企業倉庫。今年新麥產量的逾40%已經被收購,這會改變國內小麥市場供求格局。”
國家糧食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10日,河南、山東等11個小麥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新產小麥5088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1800萬噸。另據了解,截至7月10日,小麥托市收購量為2207萬噸,較7月5日增加171.8萬噸。
目前,國內小麥現貨市場價格呈現穩中有升態勢,其中優質小麥價格上漲態勢明顯,部分品種如新麥26市場收購價已達1.44元/斤。與此同時,鄭州強麥期價近期也持續走高,主力1409合約期價已站在2600元/噸之上。
河南雪健面粉公司總經理楊慶生說,今年國內面粉市場需求比較反常。年初以來,市場一直表現低迷,尤其是麩皮價格比往年低300元/噸左右。這讓制粉企業對小麥的采購需求下降不少。但根據往年規律,在糧油市場度過夏季這個消費淡季以后,新麥后熟期已過,面粉和小麥市場需求會出現同步增長。在新麥市場流通量有限的情況下,預計進入今年9月以后國內小麥價格將以漲為主。
記者綜合糧食部門公布的各類小麥庫存數據發現,除了政府今年主導收購的新麥庫存以外,當前市場上可供流通的小麥庫存量并不大。而且大部分庫存集中在安徽、湖北、江蘇以及河南南部,質量偏差,很多是2010年產和2012年產普通小麥,小部分是2013年產小麥。整體來看,小麥市場后期供應貨源主要是今年產新麥。
山東濟寧小麥貿易商王映忠認為,政府大量托市收購新麥的市場效應現在還沒有顯現。關鍵因素是制粉企業效益不景氣和需求低迷掩蓋了市場流通量不足的真相。
“豆粕、菜粕價格長期居高不下,玉米價格近期又大幅上漲250—300元/噸,現在很多飼料企業重新改了原料配方,加大了小麥使用量。”河北石家莊飼料生產商康偉告訴記者,今年小麥的飼用量相比去年將大幅增長。這將抵消今年新麥增產對價格形成的不利影響,同時也會讓小麥市場供求格局逐漸發生改變。
崔瑞兵認為,小麥托市收購結束以后,國內小麥價格是漲是跌主要取決于庫存小麥何時進行競價銷售以及明年小麥市場政策如何調整。如果現在各類糧食企業收購的新麥出庫不及時,政府明年繼續執行托市收購政策,并繼續調高小麥低收購價,那么小麥價格上漲的可能性較大。反之,小麥價格將由市場供求狀況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