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二銨是一種低氮高磷的二元高濃度復合肥。磷酸二銨含N18%,含P2O546%總養分達到64%的高濃度。在養分供應上具有低氮、高磷無鉀的特點。施在缺磷的土壤上效果特別好。今天詳細介紹磷酸二銨的作用,磷酸二銨使用方法。
80年代初我國北方廣大農業區土壤普遍缺磷,表現在糧食作物的千粒重較輕,農民當時把磷酸二銨施在各種作物上,增產效果都很明顯。所以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的農民都很喜歡施用這種肥料。到90年代初,北方地區的農民開始反映,多年施用磷酸二銨后,肥效就不突出了。與此同時,各地土壤肥力調查與測試數據也表明,在中、高產水平農業區的表層土壤有效磷水平逐年提高,磷在土壤中有所積累,施磷肥有后效。這說明磷肥與氮肥的特性不同,氮肥性質活潑,施入農田后有揮發,淋失和反硝化脫氮等損失,而磷肥性質不活潑,在農田土壤中不僅遷移很慢,轉化產物活性低,當季利用率很低,而施用后的累積利用率卻很高。
磷酸二銨使用方法:
磷銨施種肥,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精量的磷銨用作種肥可以體現一個“巧”。春天農田低溫,土壤養分庫中的磷活化慢,而作物幼苗期正是磷營養的臨界期,對磷的反映敏感,容易缺磷,而此時缺磷,作物幼苗不齊不壯,抗性差。農諺說:“有錢買籽,無錢買苗”,后期難以獲高產。將精量磷銨作種肥用,關鍵技術有二,一是用量控制在5公斤/畝。二是施用位置要施在種子斜下方2~3厘米。不可種肥接觸。多年來三北地區農民習慣于對春玉米、大豆和棉花等作物施磷酸二銨種肥,已成為高產工程的固定措施。
磷銨適合于作基肥,底肥中大量的磷含量可作物生育后期籽粒與瓜果發育的需求,也使產量有。由于磷酸二銨中磷是氮的3倍,它可單獨用于喜磷而固氮能力強的豆科作物的基肥,施用量以8~10公斤為宜。在其他作物上用磷酸二銨作基肥時,需要配合適量的單質氮、鉀肥,以調節提高氮和鉀的比例。作物基肥的作用主要是補充中后期營養,因此,磷銨要施得深。磷銨中的磷在土壤中遷移性差,只有施到作物主要根系的分布區,才可提高被吸收效率。不同作物施基肥的深度應有區別,特別是果樹要求施40~60厘米,蔬菜15~20厘米,糧食作物20~30厘米。
基肥的用量因作物種類和前茬施肥狀況不同而異,例如施了有機肥的農田可少施;年年施磷銨的地塊可少施或改施三元復合肥。一般糧食作物底肥磷銨的適宜推薦用量在10~12公斤左右,棉花畝均12~16公斤。關于氮、鉀肥的調節和提高氮肥的比例,不一定全在基肥中加入,氮還可以到追肥時再加,效果會更好。
雖然磷酸二銨是性的,但是不宜作追肥和沖施肥。因為作追肥用時將顆粒磷酸二銨撒施在表面上,溶解的慢而少,溶出的磷酸向土壤下層遷移性能很差,一面移動的同時又被固定,固定的產物是水不溶解的,也不被根系吸收利用,失去了肥效作用。如果用磷酸二銨作水沖肥,會使價格較貴的磷素從地面徑流帶走,或富集于地表而作物根系主要發布在地下,根系夠不著肥,肥效差,又造成磷肥地表流失,污染水環境。這種雙向問題是不應該發生的。
總之,磷酸二銨是個好肥料,用在缺磷的土壤上很有效,但它的養分不全面,需要補充氮鉀養分,實行平衡施肥。還有,不要用磷酸二銨作追肥和沖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