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今年秋播存在的播期跨度大、土壤水分含量高、苗情類型復雜等情況,省農業農村廳安排我省農技推廣系統省市縣聯動,組建苗情調查工作組,并聯合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小麥創新團隊、省小麥專家顧問組、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對當前全省小麥苗情調查和生產形勢進行科學研判,經調度分析會商,提出了《河北省2021年小麥冬前苗情分析及冬春季管理技術建議》。
全省小麥冬前和春季管理應因地因苗分類施策。冬前管理突出“抗漬,防凍,保墑,越冬”,春季管理突出“促弱轉壯、鎮壓鋤劃、科學肥水、病蟲草綜防”。在具體工作推動上,各地應從群體、個體入手做好“兩保”,從生根、生長、轉化入手做好“三促”,從防凍、防旱、防倒、防病蟲草入手做好“四防”,杜絕啃青做好“一禁止”,切實開展田間管理,確保促增產、保穩產、少減產。
1.科學鎮壓保群體。冬前在地表出現薄干土層時,于晴朗午后科學鎮壓,破除板結,促使麥苗與土壤緊密結合,實現防凍保越冬,為春季防倒伏打好基礎。早春適時鎮壓提墑增溫,促進小麥早返青生長。鎮壓的原則是壓干不壓濕、壓軟不壓硬、壓大不壓弱。當日均溫度3~4℃,晝消夜凍,正是中北部地區澆凍水的有利時機。澆水不可大水漫灌,以當天下滲并與底墑接上為宜,踏實土壤,彌合地縫。南部墑情好的地塊不需澆灌凍水。
2.噴施藥劑保個體。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針對抗寒性差、苗子弱的地塊,冬前噴施植物激素或微量元素類防寒抗凍性葉面肥或藥劑,通過生理性調節提高抗寒能力。
3.重施磷肥促長根。肥水管理應重視施用磷肥,促進根系生長,提高分蘗成穗率。對三類麥田、晚播弱苗和受凍麥田,在前期追肥基礎上,拔節期施用適量磷肥,促進個體健壯生長,為后期抗倒伏打基礎。
4.劃鋤增溫促生長。抓住早春晴好天氣,返青期鎮壓劃鋤相結合,先壓后鋤,彌合裂隙,沉實土壤,增溫保墑。針對可能會出現的春旱,也可適時噴施葉面抗旱保水劑,提高植物抗旱能力。
5.肥水運籌促轉化。對底肥不足、葉片發黃、長勢偏弱的晚播小苗,酌施氮肥,促弱轉化升級。返青期對麥田落黃、莖蘗數不足的弱苗和凍害較重的麥田,結合春水及時追施尿素,因苗適時施好拔節肥。主體麥田墑情好的情況下,肥水管理在起身末期進行,盡量晚澆水,促進小麥和根系早發快長;健壯的一類麥田或雨前播種群體較大麥田,可將肥水管理推遲至拔節中期。
6.防病治蟲除草。冬前小麥苗齡偏小、雜草較少的麥田,冬前不進行化學除草。小麥返青后,根據雜草發生情況及時進行中耕或化除。早春麥苗返青后,結合植保部門預測預報,重點關注莖基腐病、紋枯病、根腐病、紅蜘蛛、吸漿蟲等病蟲害發生,科學選用殺菌劑、殺蟲劑,適時開展綜合防治。
7.加強監管嚴禁放牧。牲畜啃青會使小麥葉片遭受破壞,加重小麥凍害,嚴重時會使麥苗大量死亡,對明年春季生長極為不利。特別是今年我省麥田苗小、苗弱,群體小,嚴禁在麥田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