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麥203-小麥種子-晨禾種業
特征特性
陜審:半冬性,中晚熟品種。芽鞘綠色,幼苗生長半直立,分蘗力較強,成穗率高,春季起身快,株高70-75厘米,葉寬較綠,株型較緊湊,莖秤粗壯,抗倒伏。穗層較厚,整齊,穗紡錘型,結實性好,長芒,白殼,籽粒白色,穗長9-10厘米,小穗排列中等,每穗小穗數23-24個,飽滿度好,黑胚率低,外觀商品性好。后期抗干熱風,灌漿速度快,成熟落黃好,平均畝成穗40-42萬,穗粒數45粒,千粒重46克,容重803g/L,濕面筋含量33.1%,穩定時間1.7min。
江蘇引種:該品種屬半冬性中熟品種,生育期與對照持平。幼苗半匍匐,葉色淡綠,葉片長卷,苗勢較強,抗寒性較好,分蘗力強,成穗較多,起身中晚。株型半緊湊,莖秤彈性好。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小穗排列較稀,結實好,整齊度好,籽粒角質,千粒重較高,后期轉色快,熟相好,容重高。田間綜合病害輕,特別是赤霉病發生較輕。2017-2018年度引種單位自行組織的引種適應性試驗平均結果:全生育期223天,較對照品種淮麥20基本持平。株高平均75厘米左右,每畝有效穗數在41.5萬穗左右,每穗粒數33.6粒,千粒重42.9克。
抗病性鑒定
陜審:中感條銹病、赤霉病,高感白粉病。
江蘇引種: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鑒定:感赤霉病(嚴重度3.78),中感紋枯病,高抗黃花時病毒病,高感白粉病,高感葉銹病。
產量表現
陜審: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69.6公斤。
江蘇引種:10個試點平均畝產為523.6公斤,比對照品種淮麥20增產4.45%。
栽培技術要點
陜審:播期10月10-15日,適時晚播,每畝播量10公斤,播期推遲時,應加大播量。每畝基本苗控制在14-16萬,畝成穗數42萬左右,穗粒數43粒左右。播種前,精細整地,以底肥為主,一次性施足。適時冬灌,酌情春灌,后期干旱適當灌水。在3葉期至拔節前進行化學除草,抽穗至揚花期及時防治蚜蟲,并注意防治條銹病、白粉病、赤霉病,抽穗至灌漿期進行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以增粒重。
江蘇引種:1、適時播種。適宜播期10月10日-25日。2、合理密植。適期播種每畝基本苗12萬-16萬,推遲播種或肥力水平偏低應適當增加基本苗。3、科學肥水管理。一般畝施純氮16-18公斤,其中基苗肥占60%,拔節孕穗肥占40%,配合施用磷、鉀肥。抽穗揚花后結合病蟲害防治噴施葉面肥。田間溝系配套,注意防澇抗旱。4、病蟲草害防治。冬前及早春及時防除田間雜草結合化控,增強抗倒能力。注意防治紋枯病、赤霉病、白粉病和蚜蟲等病蟲害。
風險提示
1、本品與農藥或化肥共同貯藏,或將本品放置在高溫高濕環境,有蟲蛀和發芽率降低的風險。
2、播種墻情不足、覆土過深或過淺、種肥間隔距離過小,有出苗率降低的風險。
3、秸秤還田量大、整地質量差,播種質量差,有缺苗斷壟和出苗率降低的風險。
4、以上所涉及因素和凍害、干旱、水澇、冰雹、勁風、干熱風等不利因素,有減產的風險。
5、因全球氣候變暖,建議適期晚播。
凈含量:15kg
質量期6個月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陜西、河南、江蘇高水肥地區種植。
種植季節:10月10日至10月25日
嘉祥晨禾種業有限公司 |
聯系人: |
曹經理 |
手 機: |
13181319368/13365475003 |
固 話: |
0537-6709446 |
地 址: |
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梁寶寺鎮新建村西1000米 |
火爆農資招商網[喜麥203-小麥種子-晨禾種業],可直接給該產品留言獲取廠家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