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夏的4-6月份,遇低溫連陰雨,大蒜容易生大蒜銹病,這幾天在很多大蒜種植區,這種病害發生都比較嚴重。那么大蒜銹病該如何防治呢?咱們就來詳細的聊一聊!
大蒜銹病發病原因:
在4-5月份遇低溫陰雨,溫度(病菌適宜溫度為10℃-23℃)和濕度(相對濕度為85%以上)均適宜病菌快速傳播侵染,部分種植偏早、密植大的大蒜發生較重;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重;有的種植戶習慣偏施尿素,導致大蒜生長過旺,降低了對病蟲害的抗性,容易感病早且發生嚴重;在高海拔的冷涼或濕度大的山區,大蒜銹病很容易流行。另外,發病輕重與大蒜的品種有很大關系,一般白皮大蒜發病較紫皮大蒜重。
大蒜銹病的發病癥狀:
大蒜發病初期,可在中下部葉片發現少量梭形或棱形褪綠斑,病斑長約1-3厘米,逐漸變成橙黃色稍隆起(病菌的夏孢子堆),病斑四周有黃色暈圈,后期葉片和假莖發展,嚴重時葉片病斑密布、連片,全葉發黃,植株提前枯死。,在病部未破裂的夏孢子堆上形成長橢圓形的黑褐色疤斑,即病菌的冬孢子堆。大蒜銹病除侵染大蒜外,還侵染洋蔥、韭菜等。...[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