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甲醇價格的飆漲令相關概念股再次成為機構關注目標。近期,多地甲醇價格突破3400元/噸,創三年新高。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供暖季的開始,國內部分焦化企業限產工作已展開,環渤海地區受環保限產影響較大,加之部分裝置檢修,使得市場呈現供應偏緊的局面,整體庫存處于偏低狀態。傳統下游方面,隨著十九大結束,甲醛、二甲醚開工率有一定提升,需求有一定增加。據百川資訊分析,目前甲醇生產成本多在2000元/噸至2300元/噸,甲醇生產企業盈利將大幅提升。
甲醇價格飆漲
資料顯示,目前甲醇生產地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南、陜西、內蒙古、四川和新疆等地。甲醇的市場價和生產成本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有分析人士認為,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測算,每噸的盈利在1000元左右。甲醇市場價高企,使得甲醇生產廠商毛利率大幅提升。
甲醇的價格在突破3000元/噸之后得以平穩。目前,甲醇價格依然維持在3000元/噸的價格之上浮動。
而對于此次甲醇價格飆漲,有業內人士分析,本次甲醇區域性大幅走高主要原因為MTO裝置檢修恢復及提升負荷時間相對集中及部分甲醇檢修裝置重啟延遲帶來的東南沿海短期缺貨,為業者炒漲創造機會,期、現共振的結果。短線來看,隨著天氣轉冷,西北檢修季暫時告一段落,供應有一定增加,預計下旬將逐漸凸顯。另外,11月15日,北方將正式進入供暖季,屆時北方多省事環保對上下游的影響也將逐漸明朗。整體來看,供需面變化不大,主要考慮期貨走勢及MTO承壓能力。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甲醇下游主要產品烯烴景氣度高,庫存處歷史低位,裝置開工率高達87%,噸利潤情況可觀,對甲醇的需求形成較強支撐。下游產品甲醛、二甲醚受環保壓力影響開工率低,但整體影響小于預期,后市需求已沒有變差空間。供給方面,市場整體庫存偏低,市場新增產能雖有增加,但增量在可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