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有農友反映,玉米種植采用密植栽培,使得玉米產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提高玉米品種栽培密度成為國內提高單產、推進全程機械化育種的重要方向。那么玉米種植如何高產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這項成為現代玉米生產技術的發展趨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概述
規模化、標準化和機械化是我國現代玉米生產的必由之路。增密種植、全程機械化是玉米高產高效的重要途徑,以合理密植、精量點播、機械施肥、機械打藥、秸稈還田、機械收獲等關鍵技術為核心,在新疆兵團、黑龍江墾區多年試驗示范的基礎上形成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
增產增效情況:該技術體系近年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自治區、黑龍江農墾、內蒙古興安盟已大面積推廣應用,并在北方多省份進行了技術示范,技術先進可行,增產增效效果顯著。
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技術要點
1.選擇耐密、抗倒、適合機械收獲的品種。選擇國家或省審定、在當地已種植并表現優良的耐密、抗倒、適應機械精量點播和機械收獲的品種。籽粒機械直收要求后期脫水快、生育期短5~7天的品種。種子質量符合GB4404.1《糧食作物種子質量標準——禾谷類》的規定。
2.增密種植。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生產條件、品種特性以及生產目的,合理株行距配置,確保適宜密度。西北地區光照條件較好,一般中晚熟品種留苗6000~6500株/畝;中早熟品種7000-7500株/畝。東北地區早熟品種6000~6500株/畝,中熟品種5000~5500株/畝。
3.采用機械精量播種。單粒點播種子發芽率應高于96%。通過足墑、適期播種等,苗齊、苗勻、苗全、苗壯,提高群體整齊度。帶種肥播種時要種、肥分離。
4.分期施肥。根據各地玉米產量目標和地力水平進行測土配方施肥,使用各級土肥站經測土推薦的配方或配方專用肥。在有條件的地區,每畝施優質粗有機肥2~3噸或精制有機肥1噸左右;全部磷肥、30%~40%的氮肥(如有種肥可相應減少用量)和70%鉀肥作基肥。剩余的肥料在小喇叭口期以前進行一次性機械追施。
5.化控防倒。對于倒伏常發地區和密度較大、生長過旺、品種抗倒性差的地塊,可在玉米6~8展葉期,噴施化控藥劑,如玉黃金、噸田寶、羥基乙烯利等,控制基部節間長度,增強莖稈強度,預防倒伏。
6.適時晚收、機械收獲。根據種植行距及作業質量要求選擇合適的收獲機械。玉米完熟后可果穗收獲。籽粒機械直收可在生理成熟(籽粒乳線完全消失)后2~4周進行收獲作業,籽粒水分含量應為28%以下,一次完成摘穗、剝皮、脫粒,同時進行莖稈處理(切段青貯或粉碎還田)等項作業。
7.秸稈還田,培肥地力。利用飼草檢拾打捆機將秸稈打捆做飼料,或利用秸稈還田機粉碎秸稈。用翻轉犁翻地,深度30~40厘米。
玉米密植高產栽培適宜在北方春玉米區進行,不過玉米密植高產機械化生產的重點是選好品種,抓好播種與收獲2個關鍵環節。關于玉米密植高產全程機械化技術要點,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這了,希望小編的分享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