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貯玉米又稱飼料玉米,它不指具體的玉米品種,而是指基于玉米用途分類的概念。青貯玉米是指將新鮮的包含全部可用莖葉的整株玉米(一般還包含完整果穗)存放到青貯容器中,經發酵工藝制成青貯飼料的一類玉米的總稱。
生育期、單位面積產草量、飼草品質和抗逆性是青貯玉米品種選擇的重要指標。
生育期應該適應于擬種植區域的種植制度,與提供給青貯玉米的生長期相一致。春播早、中、晚熟品種的生長期分別為80~100、100~120、120~150天,對應的積溫依次為2000~2300、2300~2500、2500~2800℃。夏播早、中、晚熟品種的生長期分別為70~85、85~95、96天以上,對應的積溫依次為1800~2100、2100~2300、2300℃以上。
單位面積產草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單產越高越好。但飼草品質亦不容忽視,因為牧草生產的真正目標畢竟是可消化營養物質產量。因此,應該選擇不僅單產高,而且營養物質含量和消化率皆高的品種。糧飼兼用型品種果穗較為發達、籽粒產量較高,營養物質含量高;成熟期莖葉青綠,消化率亦較高。部分專用青貯型品種單產和消化率較高,但果穗發育較差,籽粒產量較低,營養物質含量可能偏低。
抗病蟲等抗逆性亦很重要,應選擇對擬種植區域常見病蟲害具有較好抗性的品種。
不同生產區域的自然條件和種植制度差異較大,需要不同特性的品種滿足其獨特的要求。
北方春播玉米區的適宜品種有:京科青貯516,登海青貯3930,雅玉青貯8號,雅玉青貯26,晉單青貯42,遼單青貯625,豫青貯23,京科青貯301,中農大青貯67,中北青貯410,奧玉青貯5102,屯玉青貯50,三北青貯17,遼單青貯529,鄭青貯1號,雅玉青貯27,強盛青貯30,登海青貯3571,錦玉青貯28,龍優1號,龍牧1號,龍牧3號,龍牧5號,吉青7號,遼青85,黑飼1號,吉飼8號,吉飼11號,遼原2號,龍牧6號,龍育1號,龍巡32號,新青1號,新沃1號。
黃淮海夏播玉米區的適宜品種有:雅玉青貯8號,雅玉青貯26,晉單青貯42,京科青貯301,中北青貯410,奧玉青貯5102,屯玉青貯50,鄭青貯1號,華農1號青飼,中原單32號。
西南山地玉米區的適宜品種有:晉單青貯42,遼單青貯178,雅玉青貯04889,華農1號青飼,中原單32號。
南方丘陵玉米區的適宜品種有:雅玉青貯8號,晉單青貯42,中農大青貯67,中北青貯410,奧玉青貯5102,雅玉青貯27,遼單青貯178,雅玉青貯04889,華農1號青飼,中原單32號,耀青2號。
西北灌溉玉米區的適宜品種有:雅玉青貯26,津青貯0603,金剛青貯50,鐵研青貯458,雅玉青貯79491,鄭青貯1號,雅玉青貯27,強盛青貯30,登海青貯3571,新多2號,中原單32號,新青1號,新沃1號,耀青2號。
青藏高原玉米區尚未選育出適宜的青貯玉米品種。
截至2008年,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登記的專用青貯玉米品種25個,全國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登記的青貯玉米品種20個,分別介紹如下。
1、京科青貯516
在東北、華北地區出苗至青貯收獲期115天,比農大108晚4天,需有效積溫2900℃左右。株型半緊湊,株高310厘米,干產超過18噸/公頃。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遼寧東部、吉林中南部、黑龍江積溫帶、內蒙古呼和浩特、山西北部春播區種植。
2、登海青貯3930
出苗至青貯收獲期與農大108相同。株型緊湊,株高300厘米,干產20噸/公頃左右。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遼寧東部、內蒙古呼和浩特、福建中北部春播區種植。
3、雅玉青貯8號
在南方地區出苗至青貯收獲88天左右。株型平展,株高300厘米,干產20噸/公頃左右。適宜在北京、天津、山西北部、吉林、上海、福建中北部、廣東中部春播區和山東泰安、安徽、陜西關中、江蘇北部夏播區種植。
4、雅玉青貯26
出苗至青貯收獲期比農大108晚5天左右。株型平展,株高360厘米,干產近20噸/公頃。適宜在北京、天津、山西北部、吉林中南部、遼寧東部、內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北部春玉米區和安徽北部、陜西中部夏玉米區種植,紋枯病重發區慎用。
5、晉單青貯42
出苗至青貯收獲106天,比農大108晚2天,需有效積溫2800℃以上。株型半緊湊,株高275厘米,干產近21噸/公頃。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遼寧東部、吉林中南部、內蒙古中西部、上海、福建中北部、四川中部、廣東中部春播區和山東中南部、河南中部、陜西關中夏播區種植。
6、遼單青貯625
在沈陽地區出苗至成熟136天,與農大108相同。株型半緊湊,株高270厘米,干產近19噸/公頃。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春玉米區種植。
7、豫青貯23
在東北、華北地區出苗至青貯收獲期117天。株型半緊湊,株高330厘米,干產21噸/公頃左右。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張家口除外)、遼寧東部、吉林中南部和黑龍江積溫帶春播區種植。
8、津青貯0603
在西北地區出苗至青貯收獲期114天。株型半緊湊,株高300厘米,干產28噸/公頃左右。適宜在寧夏中部、新疆北部、內蒙古呼和浩特春播區種植。
9、金剛青貯50
在西北春玉米區出苗至青貯收獲期124天,比對照農大108晚熟7天,需有效積溫2900℃左右。株型半緊湊,株高310厘米,干產近29噸/公頃。適宜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寧夏中部、新疆北部春播區作專用青貯玉米品種種植,大斑病重發區慎用。
10、鐵研青貯458
在西北地區出苗至青貯收獲期122天。株型半緊湊,株高300厘米左右,干產超過26噸/公頃。適宜在新疆北部、內蒙古呼和浩特春播區作專用青貯玉米品種種植。
11、雅玉青貯79491
在西北地區出苗至青貯收獲期平均122天,需有效積溫2500℃左右。株型緊湊,株高355厘米,干產30噸/公頃以上。適宜在寧夏中部、新疆北部(昌吉除外)春播種植,大斑病、小斑病和矮花葉病高發區慎用。
12、京科青貯301
出苗至青貯收獲110天左右,比農大108晚2天。株型半緊湊,株高290厘米,干產超過19噸/公頃。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中部、吉林中南部、遼寧東部、內蒙古呼和浩特春玉米區和安徽北部夏玉米區種植。
13、中農大青貯67
在東北地區出苗至成熟133天。株型半緊湊,株高290-320厘米,干產近19噸/公頃。適宜在北京、天津、山西北部春玉米區及上海、福建中北部種植,絲黑穗病高發區慎用。
14、中北青貯410
在東北、華北春玉米地區出苗至青貯收獲111天,比農大108晚3~5天。株型半緊湊,株高310厘米,干產超過20噸/公頃。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春玉米區及河北中南部夏播玉米區、福建中北部種植,矮花葉病高發病區慎用。
15、奧玉青貯5102
在北京地區出苗至籽粒成熟130天,比農大108晚10天左右。株型半緊湊,株高305厘米,干產超過19噸/公頃。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春玉米區,陜西關中西部夏玉米區及江蘇南部、上海、廣東、福建種植。
16、屯玉青貯50
在晉東南地區出苗至成熟127~133天,需有效積溫3000℃左右。株型半緊湊,株高280厘米,干產近19噸/公頃。適宜在遼寧東部、吉林中南部、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春播區和陜西關中夏播區種植。
17、三北青貯17
出苗至青貯收獲期比農大108晚3.5天左右。株型半緊湊,株高280厘米,干產超過19噸/公頃。適宜在北京、遼寧東部、吉林中南部、內蒙古呼和浩特、河北承德和唐山春玉米區種植。
18、遼單青貯529
出苗至青貯收獲期比農大108晚5~7天,需有效積溫3000℃左右。株型半緊湊,株高290厘米,干產超過19噸/公頃。適宜在黑龍江積溫帶上限、河北承德、內蒙古呼和浩特春玉米區。
19、鄭青貯1號
出苗至青貯收獲期比農大108晚4.5天左右。株型半緊湊,株高270厘米,干產超過19噸/公頃。適宜在山西北部、新疆北部春玉米區和河南中部、安徽北部、江蘇中北部夏玉米區種植。
20、雅玉青貯27
出苗至青貯收獲期比農大108晚6天左右。株型緊湊,株高320厘米,干產超過19噸/公頃。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承德、吉林中南部、新疆昌吉、廣東北部春播玉米區種植。
21、強盛青貯30
出苗至青貯收獲期平均106天,比農大108晚1天,需有效積溫2800℃左右。株型半緊湊,株高310厘米,干產近20噸/公頃。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遼寧東部、吉林中南部、黑龍江積溫帶、內蒙古呼和浩特、山西北部、新疆北部、寧夏中部春玉米區種植,紋枯病重發區慎用。
22、登海青貯3571
出苗至青貯收獲期平均105天,比農大108晚6天,需有效積溫2900℃左右。株型半緊湊,株高300厘米,干產超過19噸/公頃。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中部、吉林中南部、遼寧東部、寧夏中部、新疆北部、內蒙古呼和浩特春播區種植,紋枯病重發區慎用。
23、遼單青貯178
在南方地區出苗至青貯收獲期90天,比農大108晚2天。株型半緊湊,株高265厘米,干產近16噸/公頃。適宜在浙江、廣東北部、福建北部、四川簡陽和眉山地區種植,紋枯病重發區慎用。
24、錦玉青貯28
在東北、華北地區出苗至青貯收獲期116天左右,比農大108晚5天,需有效積溫2800℃左右。株型半緊湊,株高300厘米,干產超過19噸/公頃。適宜在北京平原地區、天津、河北北部、山西中部、遼寧東部、吉林中南部、黑龍江省積溫帶、內蒙古呼和浩特春播區種植。
25、雅玉青貯04889
在南方地區出苗至青貯收獲期98天。株型半緊湊,株高280厘米,干產超過15噸/公頃。適宜在四川、上海、浙江、福建、廣東種植。
26、龍優1號
生育期126~130天。糧飼兼用。株高240厘米,鮮產35~45噸/公頃,籽粒產量6噸/公頃。賴氨酸含量高。抗倒伏,抗病蟲害。適宜在黑龍江省北緯47°以南地區種植。
27、龍牧1號
生育期120~130天。糧飼兼用。株高250~280厘米,鮮產52.5~60噸/公頃。抗大斑病。適宜在黑龍江省北緯47°以南地區種植。
28、龍牧3號
生育期125天。多莖多穗型。株高280~310厘米,鮮產45~75噸/公頃。抗倒伏,對大斑病具有一定抗性。適宜在黑龍江省中南部和西部地區種植。
29、龍牧5號
生育期115天。多莖多穗型。株高280~300厘米,鮮產55~62.5噸/公頃,籽粒產量7.3噸/公頃。對大斑病具有一定抗性。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二、三作物積溫帶及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區種植。
30、吉青7號
生育期比遼原1號或白鶴短5~8天。株高300~320厘米,鮮產52.5~75噸/公頃。抗倒伏,抗葉斑病和黑粉病。適宜在東北地區種植。
31、遼青85
生育期134天(沈陽)。株高310厘米,鮮產52.5~75噸/公頃,籽粒產量9噸/公頃。抗倒伏,耐鹽堿,抗絲黑穗病、青枯病、大斑病和小斑病。適宜在遼寧南部地區種植。
32、華農1號青飼
生育期80~90天。多莖多穗型。株高210~230厘米,鮮產60~90噸/公頃。耐高溫(35~40℃),耐酸(pH4.4),抗大斑病和小斑病。適宜在北京以南地區種植。
33、新多2號
生育期110~120天。多莖多穗型。幼嫩果穗可加工制作玉米筍罐頭。株高210~230厘米,鮮產60~140噸/公頃。適宜在新疆種植。
34、中原單32號
中早熟。糧飼兼用。半緊湊型。株高220~320厘米,秸稈鮮產22.5~45噸/公頃,籽粒產量7.5~10.5噸/公頃。蛋白質含量高。抗倒伏,耐旱、澇,耐陰雨、高溫和冷害,抗病。適宜于黃淮海地區夏播,華中、華南、中南、西南以及新疆春、夏、秋播,亦適宜于中南、西南等地冬播種植。
35、黑飼1號
生育期125~128天。株型較緊湊。株高300~330厘米,鮮產70~90噸/公頃,籽粒產量6噸/公頃。抗倒伏,抗絲黑穗病、青枯病、大斑病和小斑病。適宜于黑龍江省種植。
36、吉飼8號
生育期130天(公主嶺)。糧飼兼用。半緊湊型。株高310~340厘米,鮮產85~95噸/公頃,籽粒產量10噸/公頃。抗倒伏,抗絲黑穗病、黑粉病、莖腐病、彎孢菌葉斑病、大斑病和小斑病。適宜于東北三省種植。
37、吉飼11號
株型較緊湊。株高320~340厘米,鮮產82~95噸/公頃,籽粒產量10噸/公頃。抗倒伏,抗絲黑穗病、黑粉病、莖腐病、彎孢菌葉斑病、大斑病和小斑病。適宜于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地區種植。
38、遼原2號
生育期130天左右(沈陽)。糧飼兼用。株高315厘米,鮮產65~75噸/公頃,籽粒產量7.5~9噸/公頃。抗倒伏,抗絲黑穗病、青枯病、大斑病和小斑病。適宜于遼寧省南部和無霜期較長地區種植。
39、龍輻單208
生育期125~128天,需≥10℃積溫2650℃。株型較緊湊。株高300~340厘米,鮮產70~90噸/公頃。蠟熟期全株干物質粗蛋白質含量11.5%,總可消化養分含量75.3%。抗倒伏,抗絲黑穗病、青枯病、大斑病和小斑病。適宜于黑龍江省種植。
40、龍牧6號
生育期125~130天。株型緊湊。株高290~320厘米,鮮產60~73噸/公頃。抗倒伏,抗絲黑穗病、青枯病、大斑病和小斑病。適宜于黑龍江省種植。
41、龍育1號
生育期132天,需≥10℃積溫2750℃;出苗后115天達到乳熟末期,需≥10℃積溫2400℃。株高320厘米,鮮產75~90噸/公頃。抗倒伏,抗絲黑穗病、青枯病、大斑病和小斑病。適宜于黑龍江省種植。
42、龍巡32號
出苗后117(河北宣化)~123(黑龍江)天達到蠟熟期,需≥10℃積溫2300℃。株高325厘米,鮮產74~82噸/公頃。蠟熟期全株干物質粗蛋白質含量11.0%。抗倒伏,抗絲黑穗病、青枯病、大斑病和小斑病。適宜于黑龍江省種植。
43、新青1號
春播生育期110天,需≥10℃積溫2400℃以上。多莖多穗型。株高300厘米;鮮產67.5~82.5噸/公頃,水肥條件好時可達105噸/公頃;籽粒產量6.75噸/公頃。全株干物質粗蛋白質含量10.0%。適宜于新疆、甘肅、陜西、內蒙古河北壩上地區種植。
44、新沃1號
生育期125~130天。多莖多穗型。株高280~320厘米;鮮產70~90噸/公頃,水肥條件好時可達105噸/公頃;籽粒產量6.75噸/公頃。蠟熟期全株干物質粗蛋白質含量7.9%。適宜于無霜期110天以上地區種植。
45、耀青2號
在華東地區春播或秋播出苗至乳熟后期的生長天數為90~100天。株高280~300厘米,鮮產75~90噸/公頃。蠟熟期全株干物質粗蛋白質含量9.8%。抗倒伏,抗絲黑穗病、青枯病、大斑病和小斑病。適宜于華東、華南和西北地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