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節過后,復合肥的報價一路上漲,雖然近期尿素價格出現高位回落,但復合肥的報價仍繼續在看漲,尤其是45%硫基通用型復合肥的出廠報價已漲到2400元/噸以上,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在150元/噸左右,緣何漲幅這么大,復合肥企業反而停車觀望了呢?
簡而言之,就是硫基復合肥漲幅大,但是企業卻不愿意生產。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下,什么叫做硫基復合肥。
硫基復合肥是指鉀素來源采用硫酸鉀,或將氯化鉀脫去氯離子制成的復合肥,且氯離子的含量不能超過3%。硫基氮磷鉀復合肥一般養份含量為45%,其產品特性如下:
1、濃度高、養份全該產品除氮、磷、鉀含量各占15%以外
2、含氯低、無公害
3、肥效高、用途廣該產品營養元素齊全,
4、性能好、費用低。
純硫基復合肥適用于各類土壤和各種農作物,特別適用于鹽堿地和經濟作物,如果樹、茶、桑、煙草、蔬菜、瓜類等。即可作基肥,又可作追肥,是基施與追施相結合,以便提高肥效,增加產量。
硫基復合肥與氯基復合肥有哪些區別?
1、 成分不同
硫基復合肥中含氯量低,國家標準小于3%,且含大量硫元素,能有效改善土壤缺硫癥狀,而氯基復合肥含有大量氯元素,對一些作物有不良影響。
2、工藝不同
硫酸鉀型復合肥中氯離子含量極低,生產過程中脫去了氯離子;而氯化鉀型復合肥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去掉對忌氯作物有害的氯元素,因此產品中含有大量氯元素。
3、適用范圍不同
氯基復合肥對忌氯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均有不良影響,嚴重降低該類經濟作物的經濟效益;而硫基復合肥適用于各類土壤和各種作物,且能有效提高各類經濟作物的外觀、品質,可顯著提高農產品等級。
4、肥效不同
氯基復合肥在土壤中形成大量的氯離子的殘留,易造成土壤板結、鹽化、堿化等不良現象,從而惡化土壤環境使作物的養分吸收能力降低。硫基復合肥其硫元素是繼氮、磷、鉀后的第四大營養元素,可有效改善缺硫狀況,為作物直接提供硫營養。
硫基復合肥有這么多優點,按理說需求市場應該挺大的。硫基復合肥漲幅大,也從側面印證了這點。可為啥,企業還是不愿意生產?
經過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1、首先,停車企業增多,開工率不斷下滑。
也就是進入冬天,肥料需求進入淡季。這個時候,很多廠家便會停止生產。
多數大型復合肥企業的平均開工率上周在50%左右,這周在45%左右,而下一周恐怕還會繼續回落,截止上周末,山東地區企業平均開工率在30%左右,兩河地區企業開工率在24%左右,東北企業企業開工回暖至42%左右,其他江蘇、兩湖、安徽等地企業開工多在5成以上。
2、其次,高價位原料制約著復合肥企業的開工情況。
雖然復合肥的價格漲了,但是復合肥原料的價格也跟著一起漲價了。復合肥的原料成本太高,導致利潤下降或者干脆沒有利潤的時候,企業怎么可能還愿意去生產呢?
雖然近期尿素價格有所回落,現山東兩河等地的小顆粒尿素出廠報價在2070-2170元/噸左右,但結果仍在高位運行,且后期限氣影響不確定,那么尿素報價仍有反彈時機;一銨近期報價穩定,但55%粉銨的出廠報價已高至2350-2400元/噸左右,
多年來未曾出現的高價位讓復合肥企業望而卻步,而一銨部分企業還在限制接單,后期還有小幅追漲的可能;氯化鉀和硫酸鉀價格相對穩定,局部窄幅調整。原料成本非常高,而下游對高價格產品又很難接受,所以復合肥企業只好降低開工,短期停車觀望喘息再戰。
3、再次,產品利潤制約著復合肥企業的開工情況。
產品利潤跟我們剛才提到的成本問題息息相關,成本增加,當成本的漲幅比產品的漲幅還要高時,那么就算產品漲價再高,那也沒有錢賺。
按照目前的原料成本測算,45%硫基復合肥的完全成本在2470元/噸左右(純硫),而脫氯的產品成品也在2370元/噸左右,
所以說,2400的出廠報價對于復合肥企業來說利潤已經很薄了,個別企業一噸產品的利潤空間僅在20-30元/噸左右,甚至成本偏大的企業有虧損的情況,所以即使45%硫基復合肥的報價漲至2400元/噸以上,多數復合肥企業仍不愿意生產這個產品。
同時市場上還有低價產品的出現,部分企業出臺短暫冬儲買斷報價在2300-2350元/噸左右,甚至個別小廠更低,那么正規企業的高報價就會無人問津,所以本身沒有原料資源的企業操作45%硫基通用復合肥的意義就不大了。
,2018年冬儲尚未進入全面明朗時期,但局部已開始“暗箱操作”了,不得不說今年的下半年秋冬行情和去年很像,只不過操作提前了一個月左右,那么明年春季是否有回落可能呢?后期我們繼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