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冬季管理是否到位,對來年產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農作物高產非一日之功,不僅需要年前也就是小麥生長期的田間管理,同時后期還要適當用藥,穩固保持小麥產量增長。
小編有話說:如題的“小麥增產”,并不是說只要用了這個農藥,來年就等著收獲高產了,相反,如果真有這么一蹴而就的農藥,其性必然值得警惕!我們在此跟大家探討的,是為小麥生長的健康環境保駕護航的經驗技術,是前人或許多專業人士切身經驗的總結,希望對廣大種植戶有所幫助!
具體方法如下:
一、生長過程中的增產技術
1、播種。
小麥播前曬種能防霉、防蟲,促進后熟,提高發芽勢和發芽率,有利于壯苗增產。據試驗,曬過的比不曬過的麥種,發芽率高14.6%-17%,平均畝增產14.5%。
2、鎮壓。
小麥播種后還有一項關鍵技術,對小麥增產起決定作用。那就是播后鎮壓,小麥播種后一定要另外進行鎮壓,秸稈還田的地塊、深耕深松的地塊要至少鎮壓兩遍。鎮壓可以壓碎坷垃,沉實土壤、使耕層緊密,確保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利于根系發育,同時能減少水分蒸發、提溫保墑。相反如果不鎮壓,則根系發育不良,容易形成弱苗,抗寒、抗倒能力大大減弱,終嚴重影響產量。
3、控制肥水。
對于群體偏大或徒長的麥苗,返青后要嚴格控制氮肥,適當施用一些磷鉀促進根系發育;對于底肥不足、土地瘠薄、麥苗長熱較弱的地塊,要采取促控結合的辦法。控制返青肥,看苗補施拔節、孕穗肥、促使植株健壯生長;對氮肥施用過量的麥田,要控制灌水,以防貪青晚熟而倒伏。
特別提醒:
晚播的小麥,小麥分蘗會很差,小麥出苗后,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注意葉面多噴施幾次蕓苔素+磷酸二氫鉀。
二、小麥高產用藥配方參考
1、小麥返青期
魚蛋白20-30毫升+蕓苔素1包+聯苯菊酯。
可有效預防小麥凍害,促進小麥根系下扎,使小麥分蘗數增加,提高成穗率,這個時期聯苯菊酯主要用來防治紅蜘蛛。
2、拔節期
拔節期可用糖醇鈣30毫升+磷酸二氫鉀50克結合戊唑醇和己唑醇噴施。
糖醇鈣有效促進小麥根系發育,磷酸二氫鉀使葉片肥厚,增加葉片光合面積,結合三唑類農藥可預防小麥紋枯病,根系發達,抗倒伏。
3、孕穗期
孕穗期,是小麥行成籽粒的關鍵時期,可用糖醇鈣30毫升+磷酸二氫鉀50克+戊唑嘧菌酯20毫升+10%吡蟲啉50克,有效預防小麥白粉病,赤霉病。
4、灌漿期
灌漿期:魚蛋白30毫升(或者礦物腐殖酸葉面肥)+磷酸二氫鉀50-70克(葡萄糖100克)+10%吡蟲啉50克+5%聯苯菊酯30-40毫升,做好小麥一噴三防,既治蟲治病,又防干熱風。
溫馨提示:
如果你已經在用很好的肥料,養分很全面,管理很好,產量很高的時候,這個方案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以上方案是根據實地操作總結的經驗,僅對大家提供參考作用。切勿不顧自身實際情況,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