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將至,隨著氣溫逐漸回升,我省小麥將陸續進入返青、起身、拔節期。2月1日,記者從省農業廳獲悉,為切實抓好春季麥田管理,鞏固越冬期小麥苗情總體向好基礎,省農業廳發布《關于2021年全省春季麥田管理技術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力爭今年夏糧再獲豐產豐收。
據了解,今年全省小麥播種面積繼續穩定在8500萬畝以上,較上年略增;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1533萬畝,較上年增加183萬畝。去年麥播土壤墑情適宜,絕大多數麥田實現了“種在適播期”“播在適墑田”,深耕深翻、測土配方施肥、種子包衣和藥劑拌種等增產關鍵技術措施落實到位率進一步提高。同時,全省越冬期小麥苗情好于上年、明顯好于常年,是近五年苗情的一年,其中一、二類苗占比為88.5%,比上年增加1.3個百分點,比常年增加6個百分點。
《意見》中提出,根據當前我省小麥生產形勢和“節前春”,農時季節緊張的特點,今年春季麥田管理要以“防旱、防凍、防病蟲”為重點,加強動態監測,突出防災減災,強化分類指導,科學運籌肥水,構建合理群體結構,搭好豐產架子,夯實夏糧豐收基礎。
對冬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的麥田,要在小麥返青起身期及早進行化學除草。由于早春氣溫波動大,實施麥田化學除草前應關注天氣預報,若噴藥前后3天有強降溫天氣不宜施藥,當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6℃以后,選擇晴好天氣于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進行化學除草。要根據田間雜草種類選擇適宜除草劑,并嚴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發生藥害。
此外,我省春季氣溫回升快、起伏大,加上小麥生長加快、抗寒性下降,極易發生“倒春寒”。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寒流來臨前,及時進行灌水,以改善土壤墑情,調節近地面層小氣候,減小地面溫度變幅,預防凍害發生。一旦發生凍害,要及時采取追肥澆水等補救措施,促進受凍麥苗盡快恢復生長。
(來源:河南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