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具有悠久的粳稻種植歷史。近年來,我省通過實施水稻“秈改粳”工程,按照“宜秈則秈、宜粳則粳、秈粳兼顧”原則,加大對條件成熟和基本成熟地區的粳稻發展投入力度。目前,全省粳稻種植面積300萬畝左右,約占全省水稻種植面積的8%。
孝昌縣是我省中粳品種試驗示范的“練兵場”。近年來,在省農業農村廳的政策支持下,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技術支撐,大力開展優質適宜粳稻品種引進篩選以及配套技術集成試驗示范工作,優質粳稻與中秈稻相比,可畝平增產250斤左右,平均價格高0.1元/斤左右,畝平純收入可提高約300元,大大激發了新型主體發展“秈改粳”積極性,粳稻生產面積有序擴大。2020年,孝昌縣粳稻種植面積11.6萬畝,占全縣水稻種植面積的26.5%,“秈改粳”增加糧食產量0.58億斤。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粳稻機械化定量優質栽培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專家團隊建議,“十四五”期間我省因地制宜推廣“秈改粳”可以重點在推動四個“圍繞”上發力:
一是圍繞資源稟賦調好模式。鄂中北丘陵崗地重點發展優質中粳,江漢平原主要發展“早秈-晚粳”和一季晚粳(糯粳),鄂東南丘陵恢復發展“早秈-晚粳”,鄂東北低山丘陵突出發展一季晚粳兼顧雙季晚粳。
二是圍繞質量提升調優品種。依托省內外科研院所、優勢企業,加大加快品質優良、豐產穩產、抗逆性好、附加值高、適宜機械作業及肥水高效利用的粳稻新品種培育推廣力度,提高優質良種覆蓋率。
三是圍繞高產高效調綠生產。針對中粳、晚粳、一季晚粳等不同種植模式和常規粳稻、秈粳雜交粳稻等不同類型品種開展配套技術集成研究,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周年生產效益。
四是圍繞提檔升級調強產業。鼓勵和扶持大型加工龍頭企業改進稻米加工工藝與設備,打造優質特色美食味粳稻米品牌,重點開拓華東沿海傳統市場和西南新型市場,加速形成以銷促產的良性發展態勢。
(來源:孝昌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