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漢平原及以東地區遭受大到暴雨天氣,對在田水稻、玉米等作物造成不利影響。
據氣象部門預測,湖北省東部和南部地區又將有比較明顯的降水發生,且本輪強降雨區域與上一次重疊。為科學防災避災,結合在田作物生長特性和極端天氣發生情況,提出以下技術指導意見。
一、水稻
(一)因田制宜,及時排水解澇。針對后期可能出現大風、強降雨等不利天氣,提前清理田外溝渠,降低田間水位,確保強降水時能夠排水順暢。
(二)因苗制宜,加強田塊管理。早稻和再生稻大部分正處于分蘗期,要根據天氣及早排水,雨后及時清洗秧苗,恢復葉片功能,追施葉面肥和化肥,及時補充養分,增強秧苗活力和抗逆性。剛剛播栽的中稻田塊,因遭遇強降雨缺苗少苗,要及時補種補苗。
二、玉米
(一)全力搶排積水。挖好田間廂溝、圍溝、腰溝,確保“三溝”通暢,及時搶排,減少植株受淹時間。
(二)加強病蟲害防控。做好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當前重點做好地老虎、蚜蟲、蝽象、玉米螟、草地貪夜蛾、莖腐病等病蟲害防控。
(三)加強災后補救。對受淹田塊,退水后泥漿較重的植株,要及時洗苗。同時,對于晚播玉米適時進行補苗,倒伏的植株要及時扶正。后期適墑進行中耕松土、除草和追施肥。對于受淹死苗或缺苗嚴重的田塊,因地制宜,及時進行補種改種。
(來源:湖北省農業農村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