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開發利用冬閑田種植油菜。油菜是湖北具優勢的大宗農作物,是國產植物油的重要原料。湖北油菜面積、產量常年位居全國前列。秋播以來,為貫徹落實國家擴種油菜的決策部署,湖北緊緊圍繞“早”“責”“策”“面”“技”5個關鍵點,下真功夫、出實招,為確保糧油作出“湖北貢獻”。
“早”即提早謀劃。從7月下旬開始,各地已經動手謀劃推動今年油菜秋播工作,備足備好油菜秋播所需種子、農藥、肥料等生產資料。其中武漢市江夏區于8月中旬召開專題會議,成立了秋冬農業生產工作專班,對秋冬播工作早謀劃、早安排、早部署,全面督導各街道生產組織、資金、方案、措施落實和行動情況。8月底,湖北又召開全省油菜秋播生產暨“515”行動技術培訓班,部署安排油菜秋播工作,推進新技術新模式應用。
“責”即壓實責任。作為油菜大省,今年湖北夏收油菜籽總產286.09萬噸,創歷史新高。全省扛牢確保糧油的政治責任,將油菜生產工作納入市州糧食責任制考核,實行黨政同責,對未完成任務面積超過1%的實行一票否決。同時也將油菜生產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壓實各地黨委政府重油抓油積極性。各地黨委政府加強對油菜生產組織領導,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切實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分解秋冬播生產任務,落實制定秋冬播措施。
“策”即強化政策支持。為支持油菜生產,湖北統籌國家和省級油菜綜合性扶持政策,明確產油大縣獎勵資金40%用于統一供種和技術示范,印發了《關于油菜輪作、油菜擴種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指導各地組織實施好項目,并在3個縣市探索開展油菜籽“保險+期貨”試點工作,穩定油菜種植收益。同時,湖北還大力推進菜籽油產業鏈建設,構建“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利益聯結機制,培育一批油菜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面”即細化分解面積。今年,湖北油菜夏收面積1833.45萬畝,實現了五連擴,累計擴種油菜434萬畝,創造歷史紀錄。為了進一步挖掘油菜生產潛力,湖北堅持責任上肩,組織開展全省開發冬閑田擴種油菜潛力調度分析,摸清冬閑田家底,科學分析、精準確定油菜擴種區域,層層細化分解油菜秋播生產面積任務,將面積分解到鄉到村、到戶到田。在開發冬閑田擴種油菜過程中,各地結合撂荒地整治工作種植油菜,其中,荊州市積極挖掘灘涂地、蝦稻田埂種植潛力種植油菜。引導和支持新型經營主體開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季節性土地流轉、代耕代種、全程托管等生產性服務,多措并舉推進油菜秋播生產,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擴種任務。
“技”即堅持科技。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制定印發了《2023年湖北省油菜秋播技術指導意見》,組建8個廳領導帶隊的工作組和科技服務指導組,全覆蓋督促和指導各地催播催種,確保面積落實、技術應用到位。開展了全省油菜“515”行動科技服務,指導各地推廣高產高油品種、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引導農民適期、適墑、適量播種,力爭一播全苗,提高播種質量。開展油菜單產提升行動,在全省打造200萬畝油菜綠色高質高效生產示范片,推動16個縣市開展整建制示范縣創建,繼續開展高產競賽活動。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