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地理環境優越,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擁有豐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適宜農業發展。今年以來,大黃鄉全面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持續抓好重點項目建設,統籌推進民生福祉和鄉域經濟發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堅持生態宜居,鄉村面貌有看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一是人居環境持續優化。著力推動生態農業發展,以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為核心,通過有機農業、綠色種植等方式,實現農業高效、生態、健康發展。不僅提升了農民生活品質,還保護了土壤、水資源和生態系統,為鄉村面貌改善提供了堅實基礎。深入貫徹落實“八清零一提升”要求,各村實施“胡同管家”制度,常態化開展巡查清掃。截至目前,全鄉出動人工15500余人次,機械車輛670余輛,拆除廢棄宅基、殘垣斷壁199處,清理三大堆2982處,更換垃圾桶580個。二是生態環境確保有力。堅決扛起政治責任,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每天霧炮、灑水車作業不少于6次,實行常態化管理,全面確保站點周邊環境。
聚焦社會治理,鄉村善治有勢頭。圍繞創建“平安大黃”主線,不斷深化矛盾糾紛調解機制,群眾幸福感、感顯著增強。一是矛盾糾紛化解有力。積極推進矛盾糾紛、信訪隱患大排查大化解,全面落實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抓好群眾訴求辦理,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二是生產常抓不懈。扎實開展生產專項整治行動,組織開展動火作業、受限空間作業等各類大排查12次,排查整改隱患20處。大力開展防溺水系列宣傳活動,發放宣傳折頁2000余份。全面做好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工作,督促管區、村簽訂目標責任書,安排黨支部書記與網格員、保潔員、公益崗等不間斷巡查,全面確保“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處煙”。
增進民生福祉,人民生活有奔頭。一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投資2100萬元,對全鄉自來水管網進行全面改造,確保群眾用水。高標準推進黃河大道北延綠化提升工程,新種植行道樹3000余棵,打造美觀的出行環境;全面推進生孫路拓寬工程,惠及祝樓、孫莊、義和等12個村,打通后一米“民心路”。積極推進投資750萬元的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總建筑面積達1395.52平方米,讓轄區內孤寡老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二是社會確保擴面提質。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各類公益性崗位470余個,安排444名人員上崗,增加了困難群眾經濟收入。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新增監測戶4戶13人。三是糧食烘干倉儲全面覆蓋。建立糧食綜合服務中心,構建起糧食供種、種植、收獲、倉儲、加工、銷售全鏈條一體化的農業產業化體系,補全糧食產后服務短板,實現糧食生產全鏈條服務。
今年以來,大黃鄉糧食綜合服務中心通過智能化儲糧,一畝地減損5%,每年可節糧減損約7000噸,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損失損耗,提升了糧食保管水平,幫助周邊農民減損增收。對此,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欄目以大黃鄉“糧食烘干倉儲全域覆蓋,顆粒歸倉保豐收”為題進行了報道。聚力實現農業發展,大黃鄉將為地方經濟振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