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北洛湯村的新品種蘋果進入采摘期,漫山遍野的蘋果樹上,紅彤彤的蘋果壓彎了枝頭,果園里彌漫著香甜的氣息,處處呈現出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這片果園經歷了‘更新換代’,走上了標準化發展道路,正逐步進入產果黃金期。”北洛湯村黨支部書記李森對記者說,目前果園畝產已達6000斤,進入盛果期后,預計畝產將超過8000斤。
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事關煙臺170萬果農生計,更事關鄉村振興的成色、底色。今年,煙臺蘋果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進入關鍵時期,煙臺市立足示范區建設和煙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要求,在鞏固前期建設成果的基礎上,持續完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體系建設,推動煙臺蘋果走上標準化發展道路,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主體數量快速攀升,保護能力不斷提高,產業集群發展持續向好,形成了煙臺蘋果核心競爭力、綜合影響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增強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截至目前,煙臺市已制定發布《地理標志產品煙臺蘋果》《蘋果冷鏈流通技術規程》等蘋果類國家標準3項,《蘋果苗木繁育技術規范》《蘋果砧木和品種雙脫毒苗木組培技術規范》等省、市級地方標準13項,《紅富士蘋果》等行業標準4項,在現有各項標準及生產規范、技術規程基礎上,煙臺市重新梳理并逐步建立起更完善的煙臺蘋果標準體系,從基礎通用、技術、服務、管理四方面構建煙臺蘋果地理標志標準體系框架,形成《關于建立健全煙臺蘋果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標準體系的指導意見》初稿,圍繞煙臺蘋果地理標志產業發展定位,為煙臺蘋果標準化生產規劃藍圖,用標準煙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保護煙臺蘋果地理標志產品獨特品質,煙臺市還在龍頭企業先行試點,建立起煙臺蘋果產品溯源系統,覆蓋基地種植農事管理、進銷存管理和追溯信息展示三個維度,實現從種植、倉儲、加工到銷售的全過程可追溯管理。企業在蘋果包裝上粘貼“煙臺市重要產品追溯標簽”,消費者通過手機掃一掃標簽上的專屬二維碼,即可清晰獲取該批次蘋果生產基地、采摘時間、檢測結果以及施肥用藥等信息。
煙臺市還堅持以煙臺蘋果地理標志品牌引導產業振興,面向全市果農、果蔬合作社以及家庭農場等開展摸底調研,大力推廣地理標志專用標志,鼓勵符合煙臺蘋果種植、生產條件的企業積極申請用標。目前,全市已獲準使用煙臺蘋果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企業57家,用標企業已達到產區煙臺蘋果生產龍頭企業71%。
2023年,煙臺市蘋果種植總面積282萬畝,總產量約570萬噸,占全省蘋果面積和產量的62%和65%,占全國蘋果種植總面積和總產量的9%和14%,出口量約占全國出口量的50%。前不久公布的《2022中國果品產業發展報告》顯示,煙臺蘋果品牌價值152.94億元,連續14年蟬聯中國果業品牌。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