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核易食”“細膩化渣”“酸甜可口”“風味馥郁”……孟冬晴日,華中農業大學柑橘細胞工程育種試驗園掛滿各類柑橘橙柚,果樹前的展臺上擺放了10余種柑橘新品種、新優系,來自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省農科院果茶所、枝江桔緣合作社等單位的專家品鑒評價,道出了這些柑橘的典型特征。
華中農大園林院教授郭文武介紹,這批柑橘新品種、新優系是湖北省支持種業高質量發展課題“細胞工程技術改良湖北柑橘地方良種與無核優質新品種培育”的階段性成果。該項目利用細胞工程高效育種技術進行核心種源創制,以有核品種為對象,創制二倍體胞質雜種、異源和同源四倍體,利用核心種源改良湖北地方良種并試驗評價,進而自主培育無核優質、極早(極晚)熟的突破性新品種并在湖北適宜產區試驗評價和示范推廣。
培育新品種、改良新品系,關鍵的是育種技術。郭文武教授提出了“二倍體雄性不育胞質雜種無核育種”新思路,該團隊已創制獲得沙田柚、桃葉橙等有核品種的胞質雜種10余例。其中,華柚2號實現了雄性不育和果實完全無核,是國際首例柑橘細胞工程直接培育的胞質雜種新品種,與多年生木本果樹多代回交相比,育種周期縮短20年以上。沿著這條技術路線不斷探索改良,我國柑橘育種由“1.0版”自然變異發掘與利用、“2.0版”有性雜交和誘變,邁入“3.0版”精準高效的細胞工程育種,并與“4.0版”分子育種技術相互借鑒、互為補充。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種業處處長段志紅表示,該課題利用細胞工程技術、分子技術和常規手段結合,育種方法綜合、系統、高效,創新性強。?自主培育的無核優質多熟期系列新材料凸顯了湖北地域特色,育種應用價值獨特。與此同時,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聯合攻關,分工明確,從育種技術研發、種質創制、品種培育、無病毒種苗繁育到示范推廣,形成緊密的產學研合作模式,能夠有力地服務種業國家戰略。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