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農藥零增長、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2.2%、農膜科學使用回收率達84%……近日,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陳陽通報了2023年全省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成效。
四川是全國重要的糧油、畜禽和水產品主產區之一,人口密集、水系發達。近年來,以水產畜禽養殖等污染為代表的農業面源污染,已成為影響四川省小流域水質達標的重要制約因素。陳陽認為,在奮力書寫回答“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這份歷史考卷中,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是決定這份答卷能否體現“高水平”的重要分值項。近兩年來,四川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治理、循環利用”綜合治理,統籌種植業、養殖業全要素治理,緊盯重點流域水產畜禽養殖等高風險污染,扎實推動“兩減兩高一提升”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落地有效。“兩減”即深入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化,“兩高”即促進畜禽水產污染高效管理和農作物秸稈高水平利用,“一提”即提高地膜科學使用回收水平。
有哪些亮點舉措?“針對農業面源污染形成機理復雜等特征,四川省主要通過實施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項目、鞏固提升種植業污染治理、推進畜禽養殖業糞污綜合利用、開展水產污染高效管理四項舉措系統、科學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陳陽表示。在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項目方面,聚焦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分批次以縣為單位,以點帶面扎實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在種植業污染治理方面,努力在保產保供和節肥減藥的兩端尋找平衡點,借力借勢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有力有效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在161個地膜使用大縣實施地膜科學使用回收試點等。在畜禽養殖業糞污綜合利用方面,大力開展配套糞污處置處理設施建設,積極推廣沼氣種業循環利用模式。此外,四川省還扎實開展水產污染高效管理,全面建立養殖水域灘涂規劃體系,實施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在全省開展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推廣行動等五大行動。
在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方面,四川省2024年有何亮點舉措?農業農村廳等部門將進一步加強力量整合,持續夯實原有工作基礎,全面開展農業行業系統生態環境突出問題自查整改,加快推進全省農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建設與風險預警能力提升,著力“一盤棋”抓實抓緊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為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保駕護航。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