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煙夜蛾,很多人不熟悉不了解,但是對于很多植物他缺為害嚴重,在這里就和大家具體了解下它,以便達到更好的防止效果。
煙夜蛾別名煙青蟲、煙草蟲。屬于鱗翅目,夜蛾科。
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除為害香石竹外,還為害扶郎花、菊花、月季、萬壽菊等花卉。 為害特點:主要是以幼蟲鉆蛀花蕾及危害葉片,導致落花、落蕾和不開花。嚴重影響其觀賞價值。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15-18毫米,翅展27-35毫米;翅黃褐色,前翅有明顯的環狀紋和腎狀紋,內側1線末端達腎狀紋正下方,亞外緣呈鋸齒形,在第二中脈處內彎。環狀紋近圓形,中央有1褐色圓斑;腎狀紋為褐色圈,圈中有一大型褐斑。后翅外緣有褐色帶,其內側中部較向內凹,有黃褐色鋸齒形紋。卵:扁球形,長0.4-0.5毫米,乳黃色,有明顯的卵孔,卵殼上有網狀紋。 老熟幼蟲體長30-35毫米。頭部黃色,有不規則的網狀斑。氣門片褐色,體上小刺呈圓錐狀小點。 蛹:體長15-18毫米,黃綠色至黃褐色;腹部末端各刺基部相連。
發生規律:該蟲年發生2-5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翌春5月上旬成蟲羽化,世代重疊。成蟲有趨光性;成蟲羽化后當晚交尾,次日產卵,一般將卵產在嫩葉表皮下、葉脈內。幼蟲于5-6月開始危害,晝伏夜出,有假死和轉移危害的習性;將一直危害到10月下旬。幼蟲老熟后入土吐絲結泥土化蛹其中。該蟲喜溫暖濕潤的環境。
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 冬季翻耕土壤,消滅土中蟲蛹。
(2)物理防治 根據其有趨光性,可懸掛黑光燈,誘捕成蟲。
(3)化學防治 幼蟲發生期,可噴施40%樂斯本乳油1500倍液,或5%吡蟲啉乳油1000倍液,每隔10-15天噴1次,連續噴施2-3次。 常用藥劑樂斯本乳油、吡蟲啉乳油。
對于煙夜蛾大家要多加注意,及早發現及時預防,能更好的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火爆網:田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