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龍蝦養殖戶來說,5月是非常難熬的時間段,被稱為“5月瘟”,主要是這個時期常會高發各種疾病,會給養蝦戶帶來極大的損失,為了自己的收益,我們必須要了解發病的原因,以做好預防。
一、發病原因可能是小龍蝦健康狀態不好
氣溫驟降等環境變化,很多養殖戶亂用藥,管理不當,都會造成小龍蝦出現應激反應,使其發病。并且如果小龍蝦肝臟出現問題會容易導致小龍蝦免疫能力的下降,加大了疾病發生的風險。另外有些養殖戶為了避免小龍蝦生病,在沒有發病時就做了預防措施,過度使用,反而造成小龍蝦肝臟和腸道有益菌,增加了小龍蝦的發病幾率。重要的是5月是小龍蝦蛻殼生長時期,這時候小龍蝦體質和比較弱,管理不當很容易導致小龍蝦受到病菌的感染而發病。
二、發病原因可能是生長環境不適宜導致
1、水質地質惡化
隨著小龍蝦進入快速生長階段,飼料投喂量的加大,底部殘餌等有機質大量積累,容易污染地質,使地質滋生有害,有機質發酵后容易造成底部缺氧;同時,水溫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池塘里的水草因為管理不善出現爛根等現象,導致池塘水質發黑,變臭,使小龍蝦長期處于缺氧的狀態。且此時的水溫一般在18~25℃,非常適合病毒和的滋生,在小龍蝦體質和降低的情況下更容易感染發病。
2、青苔過多
青苔過多會爭奪水草的營養,過多青苔光合作用過強導致ph值過高,造成表層水溶氧不能達到底部,導致底層缺氧;而且青苔過多可能會導致小龍蝦被困其中;同時,青苔死亡會大量耗氧,也會因降解產生氨氮、亞硝酸氮等對水產動物有害的物質;大面積青苔的擊中死亡和腐敗,引起小龍蝦缺氧和氨氮、亞硝酸氮中毒,導致死亡。
3、養殖密度過高
一些養殖戶為了增加經濟效益,在養殖水體中投入大量的蝦苗,小龍蝦密度過多,既增加池塘負荷,又競爭生存空間,加之此時環境惡化,同樣容易發病。
為了小龍蝦度過5月,下面教大家一個小妙招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
(1)環境處理:放水前一周,用100倍益富源水產專用菌液代替石灰均勻噴灑凈化環境。放養前3天,用為20萬分之一的富源水產專用菌液稀釋液潑灑水面,放養后每15天噴灑一次,水質較差的地方應加大濃度,并縮短潑灑間隔時間。
(2)調節水質:在每次換水后潑灑富源水產專用菌液稀釋液(濃度為20萬分之一),可潑在增氧機旁或進水口,通過機器和水流作用擴散有益微生物,以利短時間分解有害物質,盡快穩定水質。蝦類、甲魚等養殖品種每月潑灑稀釋液2-3次,發病季節適當增加用量。
益富源水產專用菌液的功能作用:
1、調節ph值、增加水的溶氧量;
2、降解氨氮、亞硝酸、硫化氫等有害物質;
3、有效改良水質 促進殘餌分解,調節水生態平衡;
4、在水體中形成優勢菌群,通過食物競爭及產生的素等抑制有害菌的產生,維持菌群平衡。
5、可根據池塘肥瘦情況,把水質調節到適合養殖狀,延長換水時間。
6、補充養殖水體的微量無素,促進有益浮游微生物生長,增強水產養殖動物和抗病能力,預防疾病發生,改善水體環境。
希望能幫助大家度過5月,成功上市,獲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