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學會成立于1963年3月,是科學技術協會所屬學會,是我國農業機械和工程領域科技工作者及相關單位自愿組成的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掛靠在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學會常設辦事機構包括秘書處、辦公室、部、會員部和《農業機械學報》編輯部。目前,擁有個人會員12510人,團體會員131個。現為第九屆理事會,有理事167人、常務理事56人。在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設有農業機械學會,我會與之保持密切的工作聯系。
農業機械學會下屬分支機構21個,包括農業機械化、拖拉機、排灌機械、畜牧機械、耕作機械、收獲加工機械、材料與制造技術、基礎技術、農機維修、農機市場、地面機器系統、農墾農機化、標準化、能源動力、農機監理、農副產品加工機械等分會,以及教育、青年、編輯、普及等工作委員會,畜牧機械分會下設機械化養豬學組。
農業機械學會活動具有學術性、應用性、公益性、服務性、廣泛性等特色,主要活動概況如下:
學術交流:每年度舉行若干次性多種形式的專題交流活動,各分支機構也分別舉行1~2次規模不等的學術交流活動;每雙年舉辦大型綜合性學術年會。每四年組織會員代表大會,完成理事會換屆工作。每年召開2次常務理事會議、1次理事會議、1次分支機構和地方學會聯席工作會議,
合作:我會合作十分活躍,成效顯著。1989年加入農業與生物系統工程學會(CIGR),先后與歐洲、美洲、亞洲等許多國家的農業機械學會、農業工程師學會等學術團體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聯系。1991、1995、1997在北京分別主辦了農業機械化學術討論會。
科技獎勵:針對科技工作者的獎項評定,我會每兩年開展由企業冠名的“農業機械學會青年科技獎”評選工作;每四年開展學會“農業機械發展貢獻獎”評選工作,結合換屆工作表彰學會先進集體和個人;2013年設立“農業機械學會農業機械發展終身榮譽獎”。此外,還積極向科協推薦“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獎”的候選人選。
期刊出版:我會主辦的學術期刊《農業機械學報》1957年創刊,2005年改為月刊。該刊為中文核心期刊、“國家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和科協精品科技期刊。2008被工程類檢索機構——美國工程索引(EI Compendex)收錄,同時還被出版公司Elsevier Scopus數據庫、美國化學文摘社(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MI)、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 (CSTPCD)、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等國內外數據庫或檢索機構收錄,被武漢大學科學評價研究中心評為“RCCSE權威期刊”。近幾年期刊總體質量和行業影響力大幅提高,論文刊發數量大大增加,期刊評價指標連年穩步提高。
此外,我會還參與主辦《排灌機械工程學報》和《拖拉機與農用運輸車》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