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jwlhjs.com/xiehui/3456_hbstr 2017/8/1 9:47:20 瀏覽次數:2104
1、秸稈還田。每畝地秸稈還田量不少于300千克,該技術模式通過學習機械化操作,將作物秸桿粉碎處理,并添加秸稈腐熟劑后直接翻入土壤,適用作物為玉米,該技術模式的應用范圍在降雨量400毫米以上有灌溉條件、農業機械化水平較高的地區,秸稈還田技術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技術措施,對于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作物的抗旱具有重要意義。技術路線如下。秸稈高留茬還田:秋收-粉碎還田-深翻-鎮壓。秸稈快速腐熟還田:春季-秸稈-粉碎-快速發酵-還田。
2、有機肥施用。每年深施有機肥2000千克/畝,提高耕地有機質含量,兩年內在現有的基礎上有機質提高至10克/千克。
3、測土配方施肥。平衡土壤中的養分,畝施專用肥不小于25千克。測土施肥技術的核心是根據當地的土壤條件和作物生長要求。進行診斷施肥、補償施肥,并根據作物對養分的需求量,缺什么,補什么。缺多少,補多少,達到土壤中的養分平衡。技術路線是:采集土壤樣品取養分測試技術、肥料配方技術、肥料加工和使用技術,項目區通過定期監測,針對不同作物確定配方,生產和供應適合相應品種和地力條件的專用肥,達到增產提質的目的。
4、深耕深松。深耕、深松的主要目的是加大耕作土層厚度。盡可能多地吸納秋冬雨水和雪水,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同時結合鎮壓技術,減少蒸發,蓄水保墑深翻深度達35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層,使耕作層厚度達25厘米以上,促進底土熟化,利于作物根系向深層伸展,雨季能蓄水貯墑,減少地面徑流。技術路線是:秋滅茬-秋深翻-秋耙地-鎮壓-春季播種。通過使用深耕農業機械進行深耕、深松,提高土壤的保水和蓄水能力,過到作物的高產和穩產。關注火爆農資招商網微信公眾號(huobao3456tv)了解更多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