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系不僅僅是養分水分的吸收器官,而且可以感受土壤的養分狀況所產生的化學信號,并將這些信號傳遞到地上部,從而控制地上部器官的生理活動,如氣孔開閉、葉片的擴展、果實的發育等等。
因此,建立并保持一個健康的根系,對于地上部莖、葉、果實的正常發育是非常重要的。常規施肥措施雖然能提供給植物養分,但只有根系才“知道”需要什么養分,需要多少,什么時候需要,并主動獲助它們。因此,促進根的發育是高效栽培的基礎。
傳統觀念的農民在種植過程中,往往從“苗”做起,將土壤的健康、種子的營養與農作物的增產防病沒有聯系在一起,沒有意識到植物也有自己的免疫系統,忽視了農作物的苗期營養,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即貧瘠的土壤——病弱的苗——帶病的秧子——生病的農作物,致使農產品產量降低,農藥殘留量增加,人們想吃到健康無農藥殘留的農產品幾乎成為一種品。而在農作物育苗期增加有益微生物菌群,使種植過程進入一種良性循環既是健康的土壤----健壯的苗----健康的秧----根系發達、植物株健壯----健康的果實。
一、增施有機質。有機質是沃土上選,作用是松土,透氣,形成團粒結構,保水,保肥,提高微生物活性,促根系發育。
二、增施生物菌肥。如三炬生物菌肥,它是從保護土壤微生態的根本出發,研發提煉出對植物生長有益的微生物菌種,定植到作物根部土壤,通過有益微生物菌迅速繁殖,抑制病菌的生長,并產生促生長的代謝物質,促發毛細根,達到養根、護根、壯根的效果。三炬生物菌肥,不僅富含礦物質養分,可滿足作物生長需要,菌群還能活化土壤養分,解磷、解鉀,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
三、中耕松土。農諺云“鋤頭下有水有火”,意思是說,鋤地(中耕松土)提高作物耐旱性(有水),同時有效提高地溫(有火)。特別是作物幼苗期,根系發育尚未完全,中耕松土是提高地溫,增強土壤透氣性,促進根系發育的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根不好,殘花敗柳”;根好,啥都好。有氣質就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