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防控機制。要求迅速成立紅火蟻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政府領導、屬地實施、協同聯動的防控機制,形成市級負責、縣抓落實、鎮(鄉、街道)村(居委會)協助、社會共防共治的防控格局。各級農業農村、林業園林部門充分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做好定期調度和技術指導,各有關部門及時落實職責分工,強化政策支持,形成防控合力,確保農林生產、群眾生活和生態環境。
二是強化部門協同,落實防控任務。由地方政府統一部署下,部門之間強化協作聯防,全面開展監測預警,統籌推進防控工作。海關、水務部門及時向農業農村部門通報新發生疫情及監測防控進展,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部門及時向林業園林部門通報新發生疫情及監測防控進展。農業農村、林業園林部門要準確掌握疫情發生動態,及時核實、匯總和按規定上報。同時根據行業和區域特點完善當地紅火蟻監測預警體系,科學布設監測點,結合本地區實際,預先制定疫情防控任務推進路線圖,分類施策。結合愛國衛生運動、生態文明建設等工作,抓住防控關鍵時期,集中實施防控行動。
三是嚴格檢疫監管,降低傳播風險。各縣(市、區)農業農村、林業園林部門嚴格檢疫監管及執法檢查,重點加強從疫情發生縣(市、區)調運的帶土農作物苗木、帶土綠化苗木、草坪草等檢疫,要求發現疫情的要停止調出。要求海關部門加強來源于紅火蟻發生國家和地區的進境貨物(苗木、木材、飼草等)、物品、集裝箱檢驗檢疫,防范疫情傳播入境;交通運輸和郵政部門督促道路貨運經營企業、鐵路運輸企業、郵政企業、快遞企業做好疫情發生縣(區)承運或收寄相關貨物、郵件、快件的植物檢疫證書查驗,確保疫情發生區無證不承運、不收寄。要求所有相關部門及單位配合做好疫情發生區內建筑材料、有機堆肥等染疫物品的處置,督促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遵守法規要求,采取防范措施,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四是提升防范能力,守好底線。始終把人民群眾和身體健康放在位,堅持人民、生命,強化紅火蟻風險防范能力建設,全力避免發生因紅火蟻叮咬危及人民群眾生命事件。要求衛生健康部門主動宣傳紅火蟻衛生防范知識,儲備醫療救治物資,組織協調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紅火蟻危害人體健康緊急醫療救治,對危重患者要集中醫療資源搶救,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農業農村、林業園林部門及相關開展監測防控工作的部門,加強與衛生健康部門的信息共享,配合衛生健康部門開展救治。
五是開展宣傳培訓,深化技術服務。廣泛開展紅火蟻宣傳培訓,通過印發宣傳冊、張貼海報掛圖、現場觀摩、科技下鄉、制作科普短視頻等方式,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將紅火蟻識別防控和防護救治等知識普及推廣到千家萬戶;在風險高、人流量大等公共區域設置警示標志,提升全社會特別是重點區域、重點人群的防控及防范能力。逐步建立“市、縣、鄉”三級紅火蟻防控技術指導服務體系,市、縣級專家組制定區域防控技術方案,參與區域內監測防控效果調查評價等技術指導;鄉(鎮、街道)級科技服務人員依托農技服務站、農藥經營門店及社區服務平臺,為群眾提供紅火蟻識別、防范和科學選藥用藥等指導服務。
六是加強保障監督,確保措施落實。逐步健全防控體系,加強監測防控隊伍建設,配備配齊基礎設施設備,適量貯備應急防控藥劑和物資;要求把紅火蟻監測調查、阻截防控、應急處置和宣傳培訓等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為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提供保障。市植物疫情事件指揮部將適時對發生區紅火蟻防控工作情況進行檢查,對防控不力、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地方和部門進行重點約談,督促整改。
(來源:樂山市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