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各類蔬菜集中上市的黃金季節。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村民郝向喜家的蔬菜大棚里,綠油油的茼蒿長得正旺。“咱家5個大棚都種茼蒿,一天能收300多公斤。今天收的全賣完了,有保供企業來村里統一收菜,不用擔心賣不掉了!”
就在幾天前,郝大姐和村里的很多菜農還在為菜賣不出去而揪心。受疫情防控影響,村民不出村,客戶進不來,周邊農貿市場也關了,眼瞅著辛苦種的菜就要爛在地里!败磔镆惶扉L一寸,幾天不收就荒了!焙孪蛳布钡盟恢。
辛口鎮是蔬菜種植大鎮,津城“菜籃子”基地之一。為解菜農的燃眉之急,由西青區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牽頭,區農業農村委、區商務局、區市場監管委等部門及屬地街鎮共同組成的工作專班很快在田間地頭滿負荷運轉起來。
“先摸清各村生產情況,總共有哪些品種、每天能供應多少,都要詳細匯總。為了精準對接,摸排細致到每家每戶!毙量阪傸h委副書記、鎮長王樹軍說。
一邊摸排底數,一邊拓寬銷路。區商務局組織了10余家參與區內保供的企業、大型商超、線上平臺到村里直接進行產銷對接。
“一天現場收了3000多公斤菜。一連幾天,我們的采購量都在增加。近一次收了10700公斤!碧旖蚴腥巳藰飞虡I有限公司生鮮采購部總監陳鋒說,“本地菜品質好、價格低、銷量不錯。我們正在考慮以后長期開展合作!
每天晚上,第六埠村黨委副書記倪國志都會在群里統計轉天的供菜量!叭140多戶菜農,一天總共能收20000多公斤菜。村里統籌安排,誰家的菜著急出,誰家的菜能壓幾天,我們心里都有數。早上各家把菜送過來,有專人集中消毒、裝車。運輸車嚴格按照防疫要求消殺,F在銷路穩了,大伙兒心里踏實多了!”倪國志說。
(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