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jwlhjs.com/xiehui/3456_hbnongyechanyexinxi 2010/5/24 10:42:17 瀏覽次數:733
枯萎病和黃萎病是新成立前隨著引種美國棉種而傳入我國,早只在華南一代發現,后隨調運帶菌棉種擴散到陜西、山東、河南、山西等棉區,一但侵入棉田,發展極快,棉農有句俗語頭年一點片,隔年一條線,三年一大片。
枯萎病和黃萎病是新成立前隨著引種美國
棉種而傳入我國,早只在華南一代發現,后隨調運帶菌棉種擴散到陜西、山東、河南、山西等棉區,一但侵入棉田,發展極快,棉農有句俗語頭年一點片,隔年一條線,三年一大片。
棉花成株期病害種類很多,其中枯萎病和黃萎病是當前危害重的病害,枯萎病菌侵染后,苗期棉苗萎蔫死亡,該病多在定苗以后,所以導致嚴重缺苗斷垅,輕病棉株雖能繼續生長,但成鈴減少,品質下降,重病棉株則幾無收成,黃萎病發病較枯萎病晚,華北棉區枯萎病盛發期在6月下旬,而黃萎病盛發期在7月中旬以后,黃萎病不大量死株,只是葉片變黃干枯,脫落,結鈴少,脫落率高,產量下降,棉花枯萎病和黃萎病可在同一棉株上發生,棉株受害更加嚴重,造成絕收絕產。
要治理枯萎病和黃萎病,首先要了解三個關系,一是氣侯條件與發病的關系,枯萎病在苗期土溫20度左右開始出現癥狀,25度-30度形成發病高峰,土溫高達33-35度病性受抑制,癥狀隱蔽,氣溫下降到25度左右時華北棉區又可出現侵染高峰,所以棉花一般在全生育期有兩個發病期,而黃萎病發病的溫度較枯萎病低,發病高峰出現較枯萎晚,氣溫25度發病率高,高于30度發病緩慢。病情隱蔽,秋季花鈴期雨水較多,不僅增加濕度,土溫下降發病加重;二是生育階段與發病的關系:枯萎病雖然苗期就可在葉子上出現癥狀,但發病高峰是在現蕾盛期,而黃萎病現蕾前很少出現,而在現蕾開花后出現癥狀,因現蕾前以營養生長為主,而現蕾后進入營養生長與生植生長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