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jwlhjs.com/xiehui/3456_zgmh 2011/6/28 9:37:25 瀏覽次數:549
6月15日,2011‘棉花會議在遼寧省大連市隆重開幕。會議由棉花協會、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棉花交易市場共同主辦,本屆主題為“風險與機遇:與世界棉業的未來發展之路”。
6月15日,2011‘棉花會議在遼寧省大連市隆重開幕。會議由
棉花協會、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棉花交易市場共同主辦,本屆主題為“風險與機遇:與世界棉業的未來發展之路”。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千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包括組織、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的官員、專家學者,以及產業鏈棉農、棉商、棉紡織、服裝、零售等各環節的代表。大會圍繞主題就當前棉花與紡織形勢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共同謀劃世界棉業的未來發展之路。
中華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戴公興,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遼寧省副省長邴志剛,大連市政府副周洲,棉花協會名譽會長林乃基等參加了開幕式。
開幕式由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兼高芳主持。邴志剛副省長代表遼寧省政府致歡迎辭。
中華供銷合作總社副主任戴公興做了題為《應對風險,共享機遇 促進與世界棉業的和諧發展》的主旨發言。他指出, 2010/11年度,受產需缺口加大及國內外經濟環境等因素影響,棉花價格波動幅度和速度歷史罕見,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范圍內資本流動性過剩;二是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支撐;三是有的國家限制棉花等產品出口。盡管價格上漲源于供需缺口,但由于嚴重背離價值,市場出現大起大落。我國多措并舉,加強管理監督,加快運輸,規范秩序,抑制過度投機。棉花協會積極發揮協調、自律、引導作用,多次發布行業警示,傳遞政府調控信息,引導企業規避風險。目前棉價回歸理性,趨于基本穩定。他認為,目前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持續,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棉花生產可持續發展,面臨勞動力、比較效益等諸多因素挑戰,因此,政策設計上需要長期、穩定的制度,以棉花等大宗農產品的穩定發展。是世界上的產棉國和用棉國,未來五到十年,這個地位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棉花產能仍具增長潛力,國內棉花需求增速將進一步加快,紡織服裝出口市場仍將保持一定幅度增長。
對新年度的棉花生產,戴公興介紹,據棉花協會監測,2011年植棉面積為8100萬畝,同口徑對比較上年增長5.2%。目前總體長勢較好,有望獲得好的收成。3月底國家出臺了棉花臨時收儲政策,有利于保護棉農利益,市場供應。但是,政策設計還需要平衡各利益主體的關系,形成利益共同體,走出“棉賤傷農,棉貴傷企”的怪圈。在政策實施上,應重視細節,考慮得更加深入、。另外,在紡織方面,更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影響力。他認為,品牌化是棉花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棉花協會推廣的棉花(COTTON CHINA)標志,旨在以注冊商標為載體,以“優質、純棉、環保”為理念,打造行業品牌,推廣國貨精品,提升棉花及棉制品整體質量水平和競爭力,促進環保,拉動消費。目前,棉花協會以公益化運作方式,接受企業掛牌申請。
,戴公興強調,誠信合作乃立業之本,棉花協會愿與世界棉業組織一道,共同構建一個公平合理、競爭有序、誠信互惠的貿易環境。
棉花會議每兩年一屆,至今已成功舉辦六屆,是國內級別的棉花行業會議,參加人數超過千人,參會國家和地區超過20個,已成為具有影響力的棉花會議。本屆棉花會議分為宏觀經濟與棉花產業、棉花市場與紡織形勢、與世界棉業的未來發展三部分,來自政府有關部門、研究機構、企業的專家將從不同角度解讀與棉花行業有關的經濟環境、政策導向,分析供需形勢,預測未來發展方向。另外,會議還就“棉花產業鏈的合作共贏”和“維護世界棉花貿易秩序”兩個大家普遍關心的話題,進行圓桌對話,使嘉賓與代表溝通交流。
會議期間,棉花協會主辦了一場以宣傳優質棉制品服裝、推廣“棉花”標志為主題的時裝晚宴—“棉花之夜”。與會代表身著純棉服裝,共同欣賞國內紡織品服裝廠商提供的純棉時裝秀,同時還選出 “純棉時尚達人”,受邀加入走秀隊伍,展示業內人士的靚麗風采和純棉服裝的獨特魅力。